盧特尼克:美國不會跟日本、南韓快速敲定協議
(114/05/09 12:56:23)

MoneyDJ新聞 2025-05-09 12:54:30 記者 賴宏昌 報導

彭博社報導,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(Howard Lutnick, 見圖)週四(5月8日)告訴彭博電視台,與南韓、日本的貿易協議可能會比美國、英國達成的框架協議花上更長時間才能完成,美國不會跟日本、南韓快速達成共識。

盧特尼克補充說,印度的確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之一,但這需要許多時間、可能得更改或修改7,000個關稅項目,外界應耐心等候。

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(Apollo Global Management, Inc.)首席經濟學家史洛克(Torsten Slok)4月引述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(PIIE)數據指出,歷史經驗顯示,美國通常平均需要18個月的時間才能達成一項貿易協議、從展開協商到落實貿易協議平均需要45個月。

CNBC 4月報導,擔任日本首相資深經濟顧問的三得利控股(Suntory Holdings)執行長新浪剛史(Takeshi Niinami)受訪時指出,日本一直是美國最大的外國投資者、同時也是美國公債最大的外國持有者,日本在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中有很多牌可以打。

日經亞洲評論4月報導,美國財長貝森特(Scott Bessent)去年11月在一場訪談中表示,「抑制美元匯率的強勁走勢」與「維持世界最大儲備貨幣地位」這兩個目標並不矛盾。

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(CEIP)資深研究員Michael Pettis去年在X平台撰文指出,美國不可能同時減少貿易赤字又提升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,因為這會帶來截然相反的狀況。

Investing.com報導,瑞銀(UBS)4月發表報告指出,美元匯率預估到今年底將進一步貶值,美元兌日圓預期將會貶值至130。

(圖片來源:美國商務部)

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